煤矿专用多组合人脸识别智能便携仪发放柜: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方案
行业资讯 2025-11-10

在煤矿安全生产体系中,便携仪是矿工生命安全的 “守护神”,其管理水平直接关乎井下作业安全。多组合人脸识别智能便携仪发放柜融合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与模块化设计,不仅实现了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三种便携仪的智能化管理,更通过精准的状态监控、耐用的柜体结构和人性化的操作设计,为煤矿企业构建起全流程、高效率的便携仪管理体系。


便携仪发放柜.png


智能监控系统:精准掌控设备状态

便携仪智能充电发放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中枢,实现对三种便携仪的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氧气便携仪、甲烷便携仪、一氧化碳便携仪的充电状态,包括正在充电、充电完成、取走(不在位)三种状态,并将每个工位的设备信息与矿工个人信息实时存储至系统数据库,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台账。

每个柜门内均配备专属的充电及控制模块,不仅承担充电管理职责,更具备精准的状态识别功能。当矿工插入或取走便携仪时,模块能在 0.5 秒内完成状态判定并上传至系统主机。通过这些实时数据,系统可自动生成考勤记录,实现 “领用即考勤、归还即销假” 的智能化管理,彻底取代传统纸质登记模式,使考勤数据准确率达到 100%。

针对三种便携仪所用电池的差异(锂电池和镍氢电池),系统采用差异化充电方案。每个柜内的充电及控制模块对应三种不同规格的插座,分别以红、黄、蓝三色及文字标识区分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便携仪的专属接口。这种设计从物理层面杜绝插错风险,确保充电安全与设备寿命。

精工柜体设计:坚固耐用适应煤矿环境

柜体采用高品质材料与精密工艺,确保在煤矿潮湿多尘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主体框架选用喷塑冷轧钢板或 201 镜面不锈钢,经全自动数控加工冲压成型,兼具牢固性与美观性,且具备优异的防腐蚀性能。

在结构强度上,小门采用不小于 0.8mm 的双层焊接钢板,确保无缝隙;主体板材厚度不小于 1.0mm,底板厚度达 1.6mm,整体承重能力超过 500kg。这种厚重设计不仅能抵御日常碰撞,更能有效隔绝外部环境对内部设备的影响。

柜体安装结构体现人性化设计:底部采用方便灵活的地面固定装置,可根据现场需求快速调整位置;柜体之间采用模块化连接与布线结构,便于后期扩展或维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柜体底部与地面之间设有隔离层,利用配电系统工作时产生的热气流膨胀原理,形成天然的防尘防水屏障,避免打扫卫生时的水汽进入柜体内部,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

模块化分柜设计:安全可靠易维护

系统采用模块化分柜设计,每 50 个充电位组成一个独立分柜,100 个充电位则由左右两个分柜构成。这种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安全性 —— 每个单柜的电路模块相互独立,即使某个单柜发生电路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单柜的正常工作,确保设备发放不受局部故障影响。

模块工位内的三种便携仪通过各自专属的充电及控制模块进行信息采集和通讯,形成独立的数据链路。管理员可在电脑系统界面上随时查询任一便携仪的实时状态(充电中 / 已充满 / 不在位),历史记录保存时间长达 3 年,满足煤矿安全管理的追溯需求。

每个充电位均为独立空间,内部尺寸不小于高 285mm× 宽 210mm× 深 300mm,可容纳便携甲烷检测仪、一氧化碳检测仪、氧气检测仪及人员定位卡等设备。空间内部配备多个白光小型照明灯,采用红外感应技术,在矿工取放便携仪时自动点亮,3 秒后自动熄灭,既节能又方便操作。

人性化操作配置:便捷高效易管理

每个充电位柜门上安装 2.8 英寸彩色液晶屏,分辨率不低于 320×240,支持 7×24 小时连续运行。屏幕清晰显示矿工姓名、部门、班组、便携仪型号及彩色照片等信息,方便矿工快速识别自己的专属工位。这些信息可通过本地电脑随时更新,也可经授权后通过远程电脑修改,满足不同管理场景的需求。

柜门配备高品质电磁驱动锁,采用密封式嵌入设计,隐藏于双层门板内,门板总厚度不超过 19mm。锁具采用全球唯一编码的钥匙密码系统,确保安全性;钥匙具备超强抗弯折性能和防水特性,即使被水浸泡后仍能正常开门。电子密码锁采用直流 12V 安全电压供电,符合煤矿安全用电标准。开锁方式灵活多样,包括管理员通用钥匙、矿工专用钥匙、本地电脑远程开锁及授权后的远程电脑开锁,同时支持密码重置功能,满足不同管理权限的需求。

每台充电柜顶部安装双面 LED 红色条屏(尺寸:2200mm×620mm×180mm),可实时显示本柜便携仪充电统计数据(如已充满数量、待充电数量、故障数量等),也可根据需要展示领导参观欢迎词、安全通知等信息,实现管理信息的高效传递。

系统还具备智能语音报警功能,当柜门开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关闭时,会自动发出 “请把门关好” 的语音提示,提醒矿工规范操作,确保设备安全。

多模态大屏组合:灵活适配场景需求

作为煤矿专用设备,该发放柜延续了多模态大屏的灵活组合优势。根据井口房、井下硐室、调度中心等不同场景的面积与布局需求,可采用侧面摆放、中间矗立、两侧对称布置等多种组合方式:

在人员密集的井口房,采用中间矗立主屏 + 两侧延伸屏的组合,主屏显示全局信息,侧屏分流操作压力;

在狭窄的井下硐室,采用单屏侧面安装方案,节省空间同时保证操作便捷;

在调度中心,通过多屏拼接形成全景监控界面,实时掌握全矿便携仪发放状态。

这种灵活的组装方式,使设备能完美适配煤矿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多组合人脸识别智能便携仪发放柜通过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坚固耐用的柜体设计、人性化的操作配置和灵活的布局方式,全面满足煤矿行业对便携仪管理的严苛要求。从设备充电、状态监控到人员考勤、信息发布,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从根本上保障了便携仪的完好率与可用性,为煤矿安全生产筑牢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