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灯充电架智能升级:带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双重身份认证+考勤管理,更智能的集中充电管理系统
行业资讯 2025-11-11

煤矿矿灯充电架的智能化升级通过融合生物识别技术、物联网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构建了集身份认证、设备管理、安全监控于一体的综合系统。以下是结合行业实践和技术趋势的具体解决方案:

一、生物识别技术的深度应用

双重认证的必要性与实现
采用人脸识别与虹膜识别的组合方案,可有效解决传统 IC 卡易丢失、代打卡等问题。例如,某矿升级后的智能充电柜通过虹膜采集注册模块和智能虹膜人脸识别一体机,实现 “刷脸 + 扫眼” 双重核验,识别准确率达 99.97%。这种设计利用虹膜的唯一性(全人类虹膜重复率低于 1/10⁷)和人脸识别的便捷性,在 0.3 秒内完成身份确认,同时支持远程软件开锁作为应急备份。


智能矿灯充电架.png

复杂环境适应性优化
针对煤矿粉尘、油污等干扰,系统集成 “活体 + 黑脸” 识别算法,通过动态追踪和局部特征提取技术,即使工人面部沾满煤尘或汗水,仍能稳定识别。例如,中国煤科煤科院的 KJ236-WY (H) 型装置通过红外补光和图像降噪,在光线不足或面部污染场景下的识别率提升至 99% 以上。

硬件可靠性设计
采用工业级防爆设备,如矿用隔爆型虹膜识别仪(YBSH127 (A)),通过 IP68 防水防尘认证,可在 - 20℃至 60℃环境下稳定运行。设备内置步进电机,可自适应身高(1.5-2.0 米),自动调整摄像头角度捕捉虹膜图像,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二、智能集中充电管理系统架构

全流程动态管理
系统实现从矿灯归位、充电、充满到取灯的闭环监控:

充电状态监测:每个充电位配备电流传感器,实时显示矿灯电量、充电进度,异常时自动切断电源并报警。

设备寿命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矿灯充电循环次数,预测电池衰减周期,自动提醒更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0% 以上。

能耗优化:支持分时充电策略,低谷电价时段自动启动充电,结合光伏储能技术,可降低 30% 以上能耗成本。

物联网与 5G 融合
采用 5G DMN(地下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将充电架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例如,梁北二井项目通过 5G 网络实现充电状态远程监控,并与人员定位系统联动,当矿灯异常未归位时,自动触发井下广播寻人。系统还可集成 AI 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检查充电架温度、线缆状态,降低巡检成本 40%。

数据价值挖掘

考勤与安全分析:通过生物识别记录矿工出入时间,结合井下定位数据,生成精准考勤报表,杜绝 “代打卡” 现象。

行为风险预警:分析矿灯使用频率与作业时长,识别疲劳作业、超时下井等安全隐患,通过 APP 推送警示信息。

三、系统集成与行业适配

多系统协同联动

安全检测集成:与酒精检测、金属探测门对接,未通过安检者无法开启充电柜取灯。

应急响应机制:当井下发生瓦斯超限等事故时,系统自动锁定充电架,禁止未授权人员取灯,并向调度中心推送实时人员位置。

本地化适配与合规性

防爆认证:关键设备需通过 GB 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认证,例如隔爆型充电架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接合面间隙控制在 0.1mm 以内,确保内部爆炸不扩散。

数据安全:采用国密算法加密传输,符合《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对数据隐私的要求,防止身份信息泄露。

河南本地化实践案例
河南某煤矿通过 “5G + 小快灵” 方案,部署智能充电架并集成双重认证,实现:

效率提升:矿工取灯时间从平均 3 分钟缩短至 20 秒,充电柜利用率提高 30%。

减员增效:结合 5G 智能矿灯,井下作业人数从 1200 人降至 900 人,生产班单班入井人数控制在 200 人以内。

成本优化:通过分时充电和光伏储能,年节省电费约 15 万元,设备维护成本降低 25%。

四、实施路径与成本参考

分阶段升级策略

试点阶段:选择 1-2 个井口部署 10-15 架智能充电柜,配套虹膜采集终端和 5G 基站,投资约 80-120 万元(含设备、安装及调试)。

全面推广:覆盖全矿时,需增加服务器集群和大数据平台,总投资约 300-500 万元,建设周期 6-8 个月。

投资回报分析

安全效益:减少代打卡、疲劳作业等导致的事故,预计降低安全事故率 50% 以上。

管理效益:考勤统计效率提升 80%,设备维护成本降低 30%,综合年节省成本约 100-150 万元。

供应商选择建议

优秀服务商:优先考虑河南慧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可提供快速响应和定制化服务,例如慧宁智能矿灯充电柜系统已在全国多个煤矿应用非常成熟。

五、未来发展方向

AI 深度赋能
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识别矿灯外观损伤、线缆老化等问题,结合预测性维护算法,提前 72 小时预警设备故障。

能源管理升级
集成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在电网停电时仍可维持充电架运行 4 小时,保障紧急情况下的矿灯供应。

绿色化改造
采用光伏 - 储能 - 市电混合供电模式,在日照充足矿区,可再生能源占比可达 40%,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200 吨。

通过上述方案,煤矿矿灯充电架的智能化升级不仅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还可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细化运营,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关键支撑。实际实施中需结合矿井规模、预算及现有系统兼容性,选择更优的技术路线。智能矿灯充电柜哪家好?河南慧宁电子科技,更专业的矿灯充电柜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