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是我国煤矿行业推进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政策文件,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印发。该指南明确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目标、原则、技术架构及实施路径,为行业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以下从核心框架、建设内容、实施路径、行业影响四个维度展开解析:
一、核心框架与原则
指导思想
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基本原则
分类建设,分级达标:根据煤层条件、建设基础等差异,制定差异化建设标准。
因矿施策,培育典型:鼓励创新技术与装备,培育示范煤矿,形成可推广经验。
系统规划,全面推进:加强顶层设计,融合各业务系统,避免“信息孤岛”。
以人为本,安全高效:以减人、增安、提效为核心目标,提升职工福祉。
建设目标
突破智能综采、快速掘进、主辅运输等关键技术,形成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
到2026年,建成一批涵盖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超60%。
二、煤矿智能化建设内容
1. 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升级:部署5G+矿山物联网,实现井下高速、低延时通信。
数据中心:建设云平台与大数据中心,支持海量数据存储与分析。
2. 智能化生产系统
智能综采:
薄及中厚煤层实现常态化无人开采,厚煤层综采面每班不超过5人。
采煤机具备煤岩界面识别(CID)与自适应截割功能。
快速掘进:
巷道月进尺突破1000米,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配套智能超前探测与多机协同控制系统。
主辅运输:
带式输送机具备单机自控、多机协同及故障预警功能。
推广无轨胶轮车无人驾驶与智能调度。
3. 智能化安全管控
灾害预警:
构建瓦斯、矿压、水害等多灾种耦合预警模型,预警准确率超90%。
实现应急路线智能规划与自动闭锁风门控制。
智能监控:
人员定位精度达厘米级,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关键区域。
4. 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控平台:
集成生产、安全、经营等数据,实现智能决策与协同管控。
支持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与预测性维护。
三、实施路径
生产煤矿升级改造:
第一步:升级单个设备与系统,实现核心装备国产化。
第二步:改造网络平台与数据中心,汇聚全链条数据。
第三步:系统整体集成,构建智能协同管控平台。
三步走策略:
新建煤矿设计:
同步规划智能化系统,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生产、安全与综合管理等模块。
四、行业影响与趋势
国产化替代加速:
指南明确要求核心装备控制系统实现国产化安全可信,推动信创技术在煤矿领域落地。技术融合创新:
5G、数字孪生、AI等技术深度应用,提升全链条智能化水平。绿色矿山转型:
通过智能通风、排水、供电系统优化能耗,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行业标准完善:
推动建立统一的煤矿智能化技术规范与验收体系,促进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
总结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转型路线图,通过技术赋能与安全升级,助力煤矿实现“少人化、无人化、安全化”生产。未来,随着政策深化与技术突破,煤矿智能化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成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