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员不再“跑断腿”!智能便携仪发放柜撑起煤矿安全“加速度”
产品知识 2025-11-14

“以前早班领用瓦检仪,光排队登记就得20多分钟,遇上台账核对不清,一上午都耗在领用室。现在刷个脸3秒就能取到设备,还能直接看到仪器状态,太省心了!”山西某煤矿瓦斯员张强的感慨,道出了煤矿专用智能发放柜带来的真切变化。这款看似普通的设备,正悄然改写煤矿仪器管理的传统模式,为井下安全筑牢“智慧屏障”。


便携仪发放柜.png


在煤矿生产中,瓦斯检测是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瓦检仪则是瓦斯员的“贴身武器”。过去,仪器领用流程堪称“层层关卡”:瓦斯员需携带工牌到领用室,由管理员对照纸质台账逐一核对身份、登记设备编号,再人工检查仪器电量、校准情况。早班高峰期,领用室常常排起长队,迟到的瓦斯员还得一路小跑赶往井口,既影响工作效率,也为井下巡检埋下隐患。更棘手的是,纸质台账易出现登记错误、信息滞后问题,一旦仪器在井下出现故障,很难追溯领用记录和前期维护情况。


煤矿专用智能发放柜的投用,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局。这款设备融合了人脸识别、物联网、数据传感等多项技术,从身份核验到设备领用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瓦斯员只需站在设备前,人脸识别系统便会在1秒内完成身份验证,匹配其专属的仪器存放格。柜门自动弹开后,屏幕上会清晰显示仪器的电量、校准时间、历史检测数据等关键信息,确保领用的每一台设备都处于最佳状态。


除了领用便捷,智能发放柜的“设备体检”功能更让管理人员赞不绝口。柜内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每台仪器的运行参数,一旦发现电池电量不足、传感器灵敏度异常等问题,会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将故障信息同步至煤矿安全管理平台。管理员通过后台系统就能精准定位故障设备,及时安排维护,避免“带病仪器”流入井下。某煤矿安全科科长李建国介绍:“以前每月至少有5台仪器因隐患未及时发现影响使用,现在故障预警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提升了30%。”


数据化管理则让仪器流转全程可溯。每一次领用、归还操作都会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实时同步至云端数据库,取代了过去繁琐的纸质登记。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就能清晰掌握每台仪器的使用频率、维护记录、责任人等信息,不仅减少了台账整理的工作量,还为设备调度和更新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在一次井下瓦斯检测中,某台仪器出现数据波动,技术人员通过系统快速调取该仪器的领用记录和维护档案,发现是传感器老化导致,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更换调试,比传统排查方式节省了近半天时间。


智能发放柜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安全管理意识。瓦斯员王师傅说:“以前领用仪器总觉得是‘走过场’,现在看到设备状态一目了然,心里更有底了,下井作业也更踏实。”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设备管理的精细化的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据统计,投用智能发放柜的煤矿,仪器领用效率提升80%以上,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巡检延误率下降90%,间接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生产损失。


从“人工登记”到“智能核验”,从“被动维护”到“主动预警”,煤矿专用智能发放柜的应用,是智慧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不仅让瓦斯员告别了“跑断腿”的困扰,更以科技力量为煤矿安全注入新动能。随着智能化技术在矿山领域的不断渗透,相信会有更多这样的“小创新”,撑起煤矿生产的“大安全”,让井下作业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