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集中充电柜(电动自行车、移动设备充电设备)的日常操作,规范用户充电行为及管理人员的巡检维护流程。
二、用户操作流程
使用前准备
检查设备:确认充电柜显示屏、指示灯、插座及线缆无破损,柜体无异味或异常发热。
适配设备:使用与充电柜功率匹配的充电设备(如原装充电器),禁止私自改装或混用。
环境确认:确保充电区域通风良好,周边无易燃易爆物品。
充电操作
禁止覆盖充电柜散热口或堆放杂物。
避免长时间超负荷充电(建议单次≤8小时)。
定期查看充电状态,发现冒烟、异响、火花等立即按急停按钮并报告。
刷卡/扫码认证(如适用),选择充电时长或充满自停模式。
观察显示屏确认充电功率、电流正常(异常时立即停止)。
连接设备:将充电器插头插入充电柜指定插座,另一端连接设备,避免线缆缠绕或折叠。
启动充电:
充电中注意事项:
结束充电
充电完成后及时移除设备,断开充电器连接。
确认插座断电,归位线缆,保持环境整洁。
三、管理人员操作规范
日常巡检(每日)
状态检查:记录充电柜电压、电流、温度参数,确认无告警信息。
安全排查:检查线缆绝缘层、插座接触是否良好,消防器材是否有效。
环境管理:清理柜体周边杂物,确保通风口畅通。
功能测试(每月)
测试漏电保护器、过压保护、急停按钮功能是否正常。
检查烟感报警器联动响应及灭火装置有效性。
故障处理
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停用,张贴“暂停使用”标识并报修。
维修后需验收测试,记录维修时间及更换部件。
四、应急处置
火灾事故
立即切断电源,启动灭火装置,疏散周边人员。
拨打火警电话(119)并上报管理单位。
漏电/触电事故
切断电源总闸,使用绝缘工具分离触电者与设备。
对伤者进行急救并联系医疗支援。
设备故障
按急停按钮停止充电,隔离故障设备,防止二次事故。
五、安全禁令
禁止非专业人员拆卸、改装充电柜。
禁止在充电柜上放置重物或覆盖易燃物品。
禁止雨天露天操作(无防水设计的充电柜)。
禁止充电时无人值守(长时间充电需定期巡查)。
六、维护保养要求
定期清洁:每月清理柜内灰尘,防止异物进入插座。
专业检测:每季度委托资质单位进行电气安全检测。
记录存档:保存巡检、维修、检测记录至少2年。
附:充电柜急停按钮位置示意图、应急处置流程图
记录表格:《充电柜每日巡检表》《故障维修记录表》
备注:本规程需配合安全警示标识(如“禁止烟火”“禁止覆盖”)张贴执行,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后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