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随时可能超标,顶板脱落、透水等地质灾害风险也时刻存在。在这样的高危环境中,便携仪作为实时监测安全隐患、保障人员定位的关键设备,是井下作业人员的 “第一道安全防线”。然而,传统便携仪管理模式的滞后性,往往导致这道防线存在漏洞,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风险。无人值守智能便携仪管理发放系统的应用,让这道安全防线变得更加坚固可靠,为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便携仪的安全管控存在诸多短板。首先是设备状态无法有效把控,人工发放时,工作人员难以通过肉眼判断设备的内在性能。部分便携仪因长期使用,传感器灵敏度下降,无法准确检测气体浓度;有些设备电量不足,难以支撑整个作业班次的使用;还有些设备已过校准周期,测量数据存在偏差。这些问题仅凭人工检查难以发现,一旦这些 “问题设备” 被带入井下,在突发险情时无法发挥预警作用,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某煤矿曾发生过一起瓦斯浓度超标事故,事后调查发现,涉事矿工使用的瓦斯检测仪因未及时校准,检测数据失真,导致未能及时发现险情,造成了严重损失。
其次是发放流程不规范,存在 “一人多机”“一机多人” 的情况。传统模式下,工人领取设备时仅靠纸质登记,难以实现 “一人一机” 的精准对应。部分工人因临时换班、替班,未办理正规设备交接手续,导致设备归属不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法快速追溯设备的使用人、使用时间等关键信息,给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带来极大困难。同时,设备回收不及时也是常见问题,部分工人下班后未及时归还设备,导致设备积压,影响下一班次的正常发放,甚至出现设备丢失的情况。

再者是应急响应能力不足。当井下发生突发情况,需要紧急调配便携仪时,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无法快速掌握设备的库存状态、分布情况,难以实现快速调配,可能延误救援时机。此外,设备故障维修不及时,也会导致可用设备数量不足,影响正常生产与应急救援工作。
无人值守智能便携仪管理发放系统针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需求,构建了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管控体系,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模式的短板。在设备状态检测环节,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传感技术,能够对便携仪的各项关键指标进行全面检测。设备入库时,系统会自动录入设备编号、型号、校准日期、有效期限、电池容量等信息,生成专属电子档案。发放前,系统会对设备进行全面 “体检”,包括电量检测、传感器灵敏度校准、通信功能测试等,确保每一台发放的设备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于电量不足的设备,系统会自动进行充电;对于未校准或校准过期的设备,系统会锁定并发送校准提醒;对于存在故障的设备,会自动标记并转入维修通道,杜绝任何不合格设备流入井下。
在发放回收流程管控上,系统实现了 “一人一机、精准对应”。工人下井前,通过人脸识别、矿灯编号或指纹验证等方式完成身份核验,系统会根据工人的工种、作业区域,自动匹配其所需的便携仪类型,确保发放的设备符合作业需求。发放过程全程记录,包括领取时间、设备编号、使用人信息等,形成完整的发放记录。工人升井后,将设备归还至系统终端,系统会自动检测设备状态,完成回收登记,并更新设备库存信息。如果出现设备未按时归还的情况,系统会自动向管理人员发送提醒,督促其及时核查,确保设备回收及时率达到 100%。
针对应急救援场景,系统具备快速调配功能。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可实时查看所有设备的库存数量、分布位置、状态信息,当井下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快速筛选出可用设备,制定调配方案,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及时领取到合格的便携仪,为应急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同时,系统支持应急模式切换,在紧急情况下可优先保障救援人员的设备供应,暂停普通作业人员的设备发放,全力配合应急救援工作。
在数据追溯与责任认定方面,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每一台便携仪的全生命周期信息都被详细记录,包括生产厂家、入库时间、发放次数、使用人、校准记录、维修记录、报废时间等,所有数据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快速查询涉事设备的相关信息,明确设备的发放、使用、回收全流程,为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准确依据。这一功能不仅有助于快速查明事故原因,还能倒逼工人规范使用设备,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考虑到煤矿井下的恶劣环境,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环境适应性。核心设备采用工业级材质,具备防尘、防水、抗冲击、抗电磁干扰等特性,防护等级达到 IP65 以上,能够在粉尘浓度高、湿度大、电压波动大的环境中稳定运行。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为 - 20℃至 60℃,可适应煤矿井口、井下硐室等不同场所的温度变化。同时,系统采用宽电压设计,支持 12V-24V 供电,能够应对煤矿现场的电压波动,确保设备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
此外,系统还具备智能预警功能,能够提前规避安全风险。系统会根据设备的校准周期、电池使用寿命、使用频率等数据,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当设备临近校准期限时,系统会提前 7 天发送校准提醒;当设备电池性能下降时,会提醒管理人员及时更换电池;当某一区域的便携仪使用频率异常时,可能预示该区域存在安全风险,系统会提醒管理人员加强巡查。通过提前预警,让管理人员能够主动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将安全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